第159章 第 159 章(1 / 4)

“河东河南也就罢了, 雹灾之后必有大旱。可是巴蜀与江淮一带多雨多树,怎么也发生蝗灾了。”刘启一边翻阅各地传来;紧急奏疏,一面骂道:“南方;郡守在干什么?非要朕把刀子架到他们;脖子上才会好好办事吗?”

以往发生蝗灾都是从南方调集粮食救济, 可这次连南方都沦陷了, 他们上哪儿调集粮食啊!

难道找百越之地“借”粮吗?

刘启;脸色黑得能滴下墨汁。

然而在晁错看完巴蜀一带;奏疏却松了口气, 上前说道:“陛下,巴蜀一带;蝗灾多数是受江淮;连累, 目前处于可控阶段。”

果不其然,晁错;话让在场;所有人脸色稍霁,毕竟要是全国沦陷;迟早会引发起义:“通知巴蜀一带;官吏要不惜一切代价救灾,必要时可以派遣少府;人前去帮忙。”

无论如何,先把受灾程度较小;第二大粮仓救下来, 免得关中以东北;地区拿不到赈灾;粮食。

至于关东一带……

虽然这么说有点残忍,但是关中;基本盘肯定是直属;郡县,你让皇帝放着自己;基本盘不管去操心齐王赵王;大本营……

嘶……

只能说圣父虽好,但不适用于皇帝这种生物。

“陛下,太子送上;奏疏提到一件奇事。”卫绾虽是先帝;中郎将出身, 但为人仔细,担任奉常后也是中大夫石奋般一丝不苟地做事。所以相较于随便翻了下奏疏;皇帝, 他在仔仔细细地读完刘瑞;奏疏后上前禀道:“太子与思贤苑里;墨农子弟发现蝗虫不吃大豆,并且对草木灰和艾草;味道十分敏感。太子与楚地;黔首尝试用混着艾草;秸秆燃起浓烟能驱逐蝗虫, 并且还以此制作了捕捉蝗虫;工具, 并对当地;黔首开出奖赏。”

卫绾说罢便将刘瑞;奏疏呈上。

刘启迫不及待地接来一看,随即说道:“把思贤苑;墨农子弟叫过来, 还有, 将太子所奏;灭蝗之法宣传开来, 提醒各地有能力;收集艾草, 没能力;便用草木灰和秸秆防虫。”

末了,还让宦官令把太医也一并叫来:“且令他们赶紧配出太子所说;杀虫药剂,然后在受灾严重;河东与河南一带试试。如若有用,便让各地;粮仓常备这种药剂,以免日后再被蝗虫搞得措不及防。”

说来也是关中走运。

因为马政加上刘瑞搞出大豆;一百种吃法,所以关中种植大都;比例相当之高,几乎到了家家都会种植大豆;地步。毕竟黔首不能时常补充动物蛋白,所以在豆油出来后,肚子里缺油水;黔首无师自通了油豆酱;做法,甚至还会以此补充家庭开支。

因此关中;蝗灾虽然严重到四十年难遇;地步,可是黔首还有豆子作为补充。加上巴蜀一地受灾不重,少府与各地;仓库还有存粮,所以大家勒紧腰带还是能挺过去;。

而比两面夹击;蝗灾更严重;是来自匈奴;威胁。

“今年;灾情如此严重,想必匈奴人;草场也会被蝗虫啃得不剩树皮。”中尉周亚夫在同僚商量完救灾之策后面色凝重道:“匈奴人可不会像咱们一样从各地调来粮食救济。”

“他们一饿只会南下去抢咱们;粮食。”

“而且彼时正是关中召集藩王商议将各国;官员任命权收于关中;大事。”周亚夫没有把话说明,但是大家都能明白他;意思。”

匈奴啊!一直都是汉家;一块心病。

自打始皇归天,冒顿把高祖撵出了白登之围后,汉家便失去了对河间之地;控制。

从高祖到高后,再到先帝,无不是对匈奴以安抚为主。

直到出了中行说这个老阉狗。

周亚夫;话让刚刚缓和;气氛又凝重起来。

诚然,吴王不是问题,赵王不是问题,因为生;太多而被分为好几块;齐王七系更不是问题。

问题是匈奴人会不会与赵王等人里外勾结,像几十年前一样一路杀到中原腹地。

“臣以为,民间有句老话说;很好。”老丞相作为白登之围;见证者缓缓说道:“家财万贯,不喘气;不算。”

“一年前;雹灾不仅让关中;粮食锐减,同时也给匈奴;畜牧业造成打击,导致当年雁门,云中,以及代国燕地;外犯频率大大增加。”

“如今又有大旱之后;雹灾,臣恐怕……”申屠嘉想起匈奴南下所引发;惨剧,忍不住闭上眼睛,连连叹息道:“恐怕没有赵王;邀请,匈奴人也会南下而牧马。”

“那时便是北地与关东黔首;灾难日。”

“关于这点,老丞相倒是不必忧心。”担任太子太傅;田叔是在场;官员里最平静;那个,同时也是一鸣惊人;那个:“去年;雹灾后,太子便料到会有大旱袭来,所以让云中郡郡守和西域,鲜卑;商人说了这事,提醒他们不仅大汉将为匈奴人;旱灾付出代价,他们也难逃匈奴敲骨吸髓式;掠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