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刘启出来的王儿姁看到跪在下面的刘瑞,自然是脸色一僵,身子下意识地向刘启倾斜,差点挂不住甜美的笑容。
而抱着幼子的刘启也适时收起脸上的笑容,只是逗弄刘越鼻子的食指并未停下,但是声音却是冷淡了许多:“怎么,你大晚上地不好好休息,温习功课,跑到宣室殿来,是嫌你阿父不够孝顺,跑来给你阿父当老师了?”
“儿子不敢。”
“你有什么不敢的。”刘启的声音骤然拔高,瞥了眼吓到的王儿姁,又缓了脸色,把五个月大的刘越递给她,让她避到后殿里。然后在正殿的主位上大马金刀地坐下,冷笑道:“先帝的灵堂前不是很能说吗?怎么现在只会伏地请罪?”
“说说看。是不是嫌你阿父老了,说话没有分量了,所以需要你……一个毛头小子来替你阿父做主,来抢你父的话。”
“说呀!难道因为这里只有我们父子,你刘瑞缺少一呼百应的门客,所以就演不下去了。”
刘瑞挺身,保持着跪着参拜的姿势,但是眼睛却低垂着,不敢与刘启对视,而是盯着主位的桌案,缓缓道:“阿父训斥,儿子不敢反驳,更不敢以下犯上。若阿父觉得儿子有不正之处,儿子便恭迎阿父的训斥,然后去太庙向列祖列宗请罪。”
“若是朕夸你纯孝呢?”
“纯孝是为人子的立身之本,是天经地义的事,又怎能借此邀功。”即便对上阴晴不定的天子,刘瑞的仪态依旧是无可挑剔。
看了不少宫廷剧和清穿小说的刘瑞很清楚上头那位就是想吓唬他,作为老子兼皇帝习惯性地敲打儿子,压根不会动他一根手指头。
否则他自己的名声也会在薄姬的怒火和宗室朝臣们的质疑中灰飞烟灭。
上座的刘启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桌面,像是想从刘瑞的身上看出名为“恐惧”的影子。再不济,也得让地上多滩公子瑞的汗渍。
可是半炷香的功夫过去了,下面的刘瑞依然身子挺拔,不卑不吭。
刘启瞧着儿子那不卑不亢的样子,心里不爽的同时,又有种松了口气的骄傲感。
薄细君虽然是大母强塞给他的,可是没有他这样英俊的父亲,光凭薄细君那张乏味的脸蛋,也生不出这么漂亮的儿子。
说来也是奇怪,栗姬程姬贾姬乃至受宠的王氏姐妹哪个不比薄细君长得好看,可偏偏刘启的孩子里长得最好看是薄细君所出的刘瑞,连窦太后和继承了老刘家颜控传统的馆陶长公主都感叹刘瑞的这张脸应该生在女人身上。
刘启同样是个重度颜控。
要不是刘瑞生了好脸,刘启对他绝不会如此温柔,更不会在看到脸的那刻火气下降。
不过一张好脸只能算是继承人的加分点,而非是继承人的决胜武器。
刘启的儿子里,除了还是奶娃子的刘越,也只有长子刘荣,次子刘德,以及十子刘瑞值得一看。
其中刘荣算是按照继承人的标准扶着长大的——尊师重道,为人宽厚。然而刘启并不喜欢这样的继承人,甚至在与先帝聊到刘荣时,后者直言刘荣的性子让他想到毫无主见的惠帝。更讽刺的是,刘荣的母亲比惠帝的母亲吕后更跋扈,但却没有吕后的才干与脑子。而栗姬的哥哥栗卿也完全不能与吕后的两个弟弟加妹夫樊哙相提并论。
歹竹出好笋。
栗姬不慈,但是刘荣刘德都是勤奋宽厚的好孩子。
如若是盛世之君,选择这样的继承人兴许不错。
可是刘启瞧着三不知就从河朔之地南下打秋风的匈奴,以及南边的一圈小国,哪敢让没啥主见的儿子接手江山。
况且先帝的那句“此孙类惠帝”也是让刘启对长子的评价直线下降。
虽然在先帝后期,因为宠幸慎夫人和梁王刘武的事,父子间的关系有所冷却,可是就像所有在父亲的荫蔽下长大的儿子一样,刘启对先帝的眼光还是很信服的。
况且他自己都不知道能否比谥号“孝文皇帝”的父亲做的更好。
这也是他今日瞧着来稽首的刘瑞发了一通脾气的主要原因。
刘瑞没等上头传来免礼的许可,便听见一阵不算轻快的脚步声,然后瞧见君王的白色衣摆停在面前,头上传来一声叹息:“你很像先帝,这是你的幸运,也是朕的遗憾。”
“抬起头来。”
刘瑞放手望去,只见刘启蹲下身,与自己平视,眼里既有怀念,也有悔恨。
父子二人就这么对视着,直到刘启亲自扶起小腿麻了的刘瑞,摸摸他的脑袋,轻声道:“太皇太后的身体不好,你替朕多多宽慰她。”
“诺。”
“还有,越儿是你弟弟,你也是当兄长的人了,以后要有兄长的样子。”
“诺。”想起刘启最为宠爱的王氏姐妹,刘瑞的心理微微一动,但是脸上还是一副初为兄长的羞涩模样:“恭喜父亲又得一子。”
刘启也是三十出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