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她的酒店房间里, 但卡罗琳不知道张文雅怎么有钱住顶楼总统套房的,她还是个学生,学费都要靠奖学金才能支付, 根本没有钱住总统套房。
这么看来,是查理付钱?
卡罗琳心里觉得很不妙。
房间门没关, 卡罗琳一推门就开了,有人走过来,一见是她,也有点惊讶, “卡罗琳?”
是时代周刊的一位栏目编辑,托马斯。
“你好, 托马斯,我来找阿妮娅。”
查理看过来, 对她点点头。“卡罗琳。”
要是别人, 准要被客客气气的请出去,但卡罗琳可是一个肯尼思,于是她被请进去,托马斯低声向她说明, 《时代》周刊正在为张文雅做专访, 采访目前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女孩。
这股“哈佛女孩张文雅”的旋风从去年底开始刮起,一直到中国的中央电视台不惜工本大力打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质女孩张文雅”这个典型, 在整个中国制造出一个超级现象级人物;对于大洋彼岸的美利坚来说, 采访一个人在美国而在中国拥有惊人知名度的年轻女孩当然是必须的, 是一个极好的题材。
苏联老大哥倒下了,柏林墙也倒塌了, 美国已经隐隐将中国当成未来的对手, 如今有一个来自神秘中国的女孩, 因为来到美国上学而在自己的国家走红,这是难得的了解神秘中国的机会和窗口。
《时代》周刊总能紧跟趋势,如今,他们敏锐的注意到了这个话题性女孩。
张文雅穿着一件印有“哈佛大学”字样的白色长袖卫衣,千鸟格百褶短裙,黑色中筒袜,黑色马丁短靴,十足美式打扮。之前时代周刊的编辑要求她换上他们带来的白衬衫、黑长裤,试图打造一个普通又朴素的中国平民女孩的形象,她将白衬衫的两边下摆在腰间一扎,问他们,是这样吗?
他们只好作罢,随便她想穿什么穿什么。
采访本身还是很有趣的。
记者列出了大概十张A4纸的问题,随机提问。
比如,对美国的印象,对哈佛的印象,这属于开场暖场问题;
满意自己的外貌吗;
满意你现在拥有的一切吗;
成名对你来说是苦恼吗;
如何选择专业;
两国教育体系的不同之处;
对自己的职业规划;
当代中国青年如何看待美国;
对□□发展的愿景。
问题倒是都很专业、严肃的,没有提及她的个人感情问题。
但在采访快要结束的时候,突然问了一个有些奇怪的问题:
中国媒体只报道了你的父亲,你的母亲呢?你的母亲对你的影响大吗?
张文雅淡定的说:“母亲影响了我的一生。人们常说,人生路上第一个老师是母亲,不论她在不在你身边。”
她转头看着查理,“查理。”
“我想时间差不多了。”查理对托马斯微笑。
*
查理和时代周刊的人出去了。
卡罗琳看着张文雅,勉强一笑,“请原谅我忽然来找你,我想问问,你和约翰怎么了?”
“你没有先去见他吗?”张文雅做了个手势,请她坐下。
“见过了,”卡罗琳坐在记者刚才坐的椅子上,颇为烦恼,“我不明白他在说什么。”
“他说什么了?”
“他说……他说你们和平分手。”
“是啊,挺和平的。”张文雅神色黯然。
“到底发生了什么?你们争吵了吗?”
“没有。”
卡罗琳迷惑不解,“我原本不该介入你们俩的感情,可是,天哪!我们的母亲刚刚去世,你又离开了他!”
张文雅蹙眉:糟啦!忘了计算这个常数!
不过分都分了,真的勇士应该直面人生的大风大浪!
卡罗琳也没有从张文雅这里得到满意的答案,只得失望而归。
*
《时代》周刊六月份第一期封面人物是中国迅速崛起的现象级人物:哈佛少女张文雅。时代周刊的深度报道可以说是十分详尽,出乎意料的详尽。
小约翰·肯尼思在杂志发行的第一天便下楼买了一份杂志。他事先不知道张文雅接受了时代周刊的采访。
这篇长达三页的报道与采访深入挖掘了张文雅的二十年人生,甚至拍到了她生活了十八年的“家”:那是一栋普通的灰砖四层楼,张文雅曾经生活过的房子目前无人居住。
报道先是从张文雅十八岁来到上海说起,寥寥数笔便说到她成为签证官约翰·肯特家的保姆,离开中国之前,十九岁的张文雅有了自己的第一家蛋糕店。
这是他从来不曾知道的事情,这么说,他的中国女孩压根就不是一穷二白的灰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