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书页,上面有三个字《道德经》,他刚刚看完的那一页在说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总的来说,唯有一个意思,那便是顺其自然,不造势,不乱势,顺势而为,才是圣人。
姜宴清其实并不喜欢道德经中的言论,觉得太过无为。
但他又会时不时拿出来翻开,却是拿来警醒自己。
他反倒觉得世道若想长久,必要造势,必要乱势。
否则那些在大势之下苦苦挣扎的人,从何处觅得生机,又该如何翻身?
他一定要将笼罩在永昌百姓头顶上的阴云上划开一道缝,让日光洒下来。
因为鹿鸣宴的开办,街上的学子多了不少。
他们装扮口音各不同,三三两两结伴而行正往林府走。
人人面带喜色,高谈阔论。
整座城因为这些年轻人的到来,洋溢着活力与朝气。
沈缨从窗外看了看,待看到一群群英俊学子时,眼中不由得凝起一股暖意。
她含笑说道:“读书习文这么好的事,阿诚却总是不喜欢。阿信就很会读书,先生常夸奖他有大才,下一次童生考试他便会下场。”
“然后是州试、省试、殿试,他想做学问,那便能进翰林院。”
“听说在那里,只需学问扎实,便能安稳。那时,他留在长安城,便再也不怕我这姐姐的名声连累了。大人,翰林院真的是个清净地方么?”
姜宴清看着她,颇为认真地说:“翰林院有典簿厅与待诏厅。典簿厅掌奏章、文移及吏员、差役的管理事务,并保管图书。”
“待诏厅,掌缮写、校勘之事。陛下喜爱擅长文词的官员,若被招入内廷起草诏制,便是天子近臣。”
沈缨却说道:“保管图书便好,守着文章安安稳稳度日。”
姜宴清很淡地笑了一声,说道:“沈缨,既入内廷,何处还有清净地?”
“小小永昌尚且明争暗斗,何况人才济济的内廷。与其任人踩踏,不如立于顶峰。你既有心扶持弟妹,又何必断他人羽翼。”
姜宴清说完便垂首继续看书。
有些事,点到为止,若再争论便毫无意义了。
沈缨自然也知道姜宴清能和她说这么多,已经是看在她还算有用的份上,自然不会争辩。
她有难堪也有迷茫,她忽然间又想起先前姜宴清说沈诚参军的事。
同样的话,折人羽翼,她真的是在折断自己弟弟的羽翼么?
难道安稳的日子不好么?
姜宴清已经率先下了车,沈缨深吸一口气也跟着跳了下去。
脚刚落地就被一股大力扯了一把。
她堪堪立住身形,连忙查看身上的衣衫。
沈缨无奈道:“王惜,今日是王家第一次到鹿鸣宴露脸,你收收这野蛮气。否则,也不必旁人寻人害你,你自己便能丢尽整个王家的颜面了。”
王惜哪管这些说教,凑到她耳边小声道:“阿缨,你今日可真好看,你是没瞧见,你才露头就有一大堆臭书生看你了。”
沈缨扯回自己的袖子,“说吧,这般捧我是要问什么?若是邱主簿的案子,你趁早歇了心思,此案牵连复杂,你莫要惹麻烦。”
王惜撇撇嘴,抚了抚头上的花簪。
她与沈缨一起往门内走去,一边走一边小声说道:“阿缨,我给你寻来一个消息,你听不?”
“你能寻到什么消息?我在黑市都查不到,你能查到?”
“你小瞧我,你不要以为永昌就只有黑市能得来消息,我也有自己的门路。”
沈缨看了她一眼,笑道:“哦?王姑娘这般本事?”
王惜得意道:“告诉你,先前卖到南诏茶园的人,有半数根本就不是出了意外,而是被卖到各地花楼和富贵人家后院里去了。”
沈缨脸色微凝,问道:“这些话你从哪里知道的?”
“我骗你做什么,有人看见了。就去年时候,有个老妇卖了闺女又后悔,便想再找回来,寻不到人就去县衙报官,县衙后来回复说人已死。还给那老妇十两银,连验尸笔录都有,盖着县衙的印。”
“可前阵子我常购置笔墨的一家铺子,掌柜说在金陵花楼看到那女子了,你说怪不怪?而当时,处理此事的就是邱主簿。”
“依我看,他做这事肯定不止一回了。那些被卖到南诏茶园的女子和少年,许多都没了音讯,或许都是这般下场。”
沈缨将王惜拉到一旁树下站定,又问:“这些事,你从哪里听来的?”
“阿缨,你当王家人安稳到现在都是摸瞎活着么?”
“南诏茶园的事,是因为当年你想去当茶女,父亲特意打听过的。当时,查出些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