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小木塔,三塔不见面,但登高俯瞰三塔成阵,是狠厉的杀阵。这里的阵法恰好设在三角中心,如此便能借势施咒,效力大增。”
“若非隐秘,区区永昌小城,往年又无大灾大祸,何须建此凶阵?”
沈缨沉默地听着,抿唇思索,随后说道:“大人,鹰卫旧案在即,文昌塔之事您大可日后再召集各族长共议。”
姜宴清将那小铜铃铛拿在眼前端详,嘴角勾起一抹讽刺的笑,说道:“唐律禁止一切邪术巫咒,永昌却举城供奉,其心可诛!”
“姜大人!”
沈缨跪得干脆,直挺挺戳在土里,满眼震惊地看着姜宴清。
她没想到姜宴清竟想将这罪恶滔天的帽子扣在永昌所有人的头上,一个不慎这可是造反的罪啊。
姜宴清依旧波澜不惊,只是垂眼看着她,“鹰卫失踪第二年冯华一反常态,大兴土木,招揽外商,修塔、筑堤、开路、建商会……”
“小小县令却上蹿下跳,野心昭彰,且不论他如何逃脱鹰卫旧案的牵连,单就当年事情真相,必定与他有关联。”
所以,他才要从“塔”下手,一抬手便捏住整个永昌的命脉。
一旦他将这些“巫”“邪术”上报朝堂,永昌上下都得遭责。
姜宴清,可真够狠。
沈缨跪在地上,一抬眼就能看到那座石雕的小塔,朱砂符咒在塔身上触目惊心。
她不由困惑起来,记忆中文昌塔一直都被奉为山神塔,庇佑百姓安居乐业,学子平步青云。
每到科考之际,人们更是彻夜不眠排在山路上,只为到山神庙上一炷香。
她嘴上说不信鬼神,但也会在每年春秋两季去祈福,带着自己做的点心和一串铜钱。
永昌人相信山川河流的力量,相信天地造物的神话,神能赐给人源源不竭的能力。
林府就是因为占了整个县城最好的位置,子孙才得以繁盛。
所以,林家会被推举来主持每年的山神祭,这殊荣犹如皇家天子泰山封禅。
从未有人,敢质疑文昌塔。
方才姜宴清说文昌塔被人摆了杀阵,是为了镇煞,什么煞需要三塔齐镇?
这么多年来,百姓拜的到底又是什么?
甚至,还有活祭。
“活祭”不会还……还有人吧?
沈缨脑海中回想着,塔前人山人海虔诚祈愿的场面。
但一想到塔内阴沉凌厉的咒法,从心底泛起一股震颤。
大唐律严禁巫蛊之术,谁会冒这杀头的罪把如此阴沉的阵法藏匿到塔里?
跪在冰冷的地上,她将县内现存的塔庙名字在脑中快速筛选了一遍,冷静道:“文昌境内现存大小塔庙共五十八座,其中一座千年塔在普缘寺内,五座百年塔,分布县内各大寺院周围。”
“大人说的这三座塔都是五六十年前便建好的,之后又修缮过几次,文昌塔是众塔之首,香火最旺,其余二塔却只是平平。”
姜宴清点点头,对于沈缨这次竟没有同他没头没脑地争论,而是快速整理好思绪,眼中露出些许赞许。
他说:“文昌塔是冯华在任时唯一亲自监督翻修的高塔,与其成阵的那两座塔也在同年陆续加固修缮,规模却小得多。本官命人秘密探查,无一例外,在塔内都发现了相似的阵法痕迹。”
“另外,冯华征召的匠人身份也蹊跷,尤其地宫,修建的人九成都是诏狱重犯,塔成后,那批犯人便宣称染了时疫,全部被除,粗略估算共八十三人。”
“如此费心遮掩,地宫的法阵必然就是他设下的,毕竟……他的母族就是西疆之人。”
但,冯华一家坠崖而亡,死得诡异又仓促,想要通过他来探查,怕是要花费不少力气。
沈缨静静地听他说完,仔细斟酌道:“鹰卫一案十日为期,大人若在此时查文昌塔的事,怕是无法兼顾。文昌塔是百姓信仰之地,地位特殊且牵扯广泛,稍有不慎,您就会被群起而攻之,不妨稍后再议。”
她觉得自己的担忧还是有几分道理,毕竟,芙蓉巷可不是省油的灯。
但姜宴清却道:“要查鹰卫,必查冯华,他在任时永昌县发生过的每一点不寻常的事都是鹰卫失踪的线索。与他相关的任何人、事、物皆不可忽视,文昌塔只是其一。”
他说完指了指地上的阵法,说道:“摆此阵者便是其二。”
沈缨望着随风乱舞的符纸,点点头,说道:“大人以为摆阵人知道二十年前的旧事?”
“怎么,沈仵作以为这是巧合?”
姜宴清声音依旧沉稳,但任然可以听出一丝嘲讽,似是嘲讽她明知故问。
沈缨垂眼看着地上,纸灰被风刮得四散开来,像来不及逃命的罪人。
她摇摇头,说:“天下哪有如此巧合,摆阵人既然与冯华关系匪浅,想必对旧事也有所耳闻,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