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239 费宏的布局(2 / 4)

下的那些人也在等待调查。对于准确掌握湖广人口和田地,立下了殊勋。”

费宏政治节操是值得信任的。

既然答应了王瓒,费宏就不会食言。

在年末总结的时候,单独提出张璁,把张璁的功劳着重讲了一遍。张璁在湖广推行各种新政,每一项都是值得大说特说的。但其中最显眼的政绩就是人口增加和田地增加。

因为这是硬邦邦的数据。

经过张璁强势的推动农村人口登记,农村田地登记之后,湖广的数据变化很大。人口竟然是增加了二百多万,田地也增加了十多万顷。

而且这还是开始。

因为张璁目前清查的,只是一些地方势力薄弱的农村一带。宗族势力和地方士绅力量强大的地区,还有宗藩的情况,张璁还没来得及动手。

等全都调查,湖广的数据不知道会有多少变化。

“张璁迁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继续巡抚湖广。湖广其他有功人员,吏部和都察院统计一下。”

“遵旨。”

“遵旨。”

高友玑和李承勋都是领命。

朱厚熜很满意。

张璁去了湖广才一年半的时间,但成果已经是非常明显。其实湖广人口“增加”快三百万。除了张璁查出来的隐匿人口之外,张璁来到湖广之后,还用各种手段吸引人口。

特别是江西人口。

这一年半下来,江西、福建、广东一带都有人口迁移到湖广。因为湖广有很多优惠政策,吸引不少人背井离乡来到了湖广。还有就是姚镆打击了水西安氏之后,水西安氏大量族人和水西安氏统治区域的瑶民,都被强制性的迁移到了湖广安置。这是贵州为了进一步推行改土归流,改变贵州人口比例的举措。这些人口加起来有五十来万。

这都是张璁的政绩。

按照张璁的密折来说,张璁认为现在的湖广人口应该在两千万以上。只是隐匿人口太多,所以之前湖广人口统计才只有1500万左右。经过一年半时间,现在的湖广登记人口在1800万人左右。

1800万,看起来的确是很多。

但相对于湖广这样大的地方来说,这点人口依旧是很少。以湖广的面积,就算现在的农业水平比较低,但养活三千万以上是轻而易举的。就算是四千万人口,湖广也是养得起的。

“皇上,内阁经过商议,一致认为鸿胪寺可以升为从二品的部门。”

“吏部呢?”

“皇上,吏部认为鸿胪寺的工作越来越多,要协调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按照现在的架构,很难发挥他应该发挥的作用。但鸿胪寺只是对外的部门,又不好和六部平起平坐。因此从二品架构,非常适合。”

鸿胪寺想要升级,这是严嵩他们这些鸿胪寺官员一直在努力的事情。

特别是严嵩。

作为鸿胪寺卿,严嵩知道自己短时间之内很难换一个地方。既然如此,严嵩为了升官,只能是让鸿胪寺升级。

可惜没有多少效果。

因为朝臣一直在排斥鸿胪寺。

这几年各种部门出来太多,直接影响大家的利益。本来内阁和大九卿讨论可以决定的事情,有了土地部、税务总司这些部门之后,他们也要参与进来,一起发表意见。这不就是分权。

鸿胪寺想要挤进来,他们当然不同意。

严嵩一直上蹿下跳,但是在内阁也没有得到多少支持。本来王瓒和严嵩他们在大礼仪之争是盟友,本来王瓒他们是想要支持严嵩的。但严嵩他们那一批弘治十八年的进士,现在一个个都是仕途大好的官员。只要一步步往前走,成为朝廷重臣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他们不愿意直接依附王瓒,成为王瓒的马前卒。这也影响了王瓒他们的支持力度。

严嵩当然不会坐以待毙。

选择了费宏。

两个人倒是有合作基础,因为费宏需要下面的朝臣支持,而严嵩需要朝廷重臣支持,费宏这个内阁首辅最适合。再说两个人都是江西人,自然而然就可以合作在一起。

费宏出马支持,情况就完全不一样。

费宏再怎么说也是内阁首辅。费宏本来是想要把鸿胪寺变成正二品架构,这样自己这边又出来一个朝廷正二品大员。但反对声音太大,因此折中一下,变成了从二品架构。

“朕倒是没有意见。不过这也不是小事情,按照廷推的模式,让大家投票决定。李卿(李时),你来负责。”

“遵旨。”

朱厚熜想了想,还是应该尊重廷推这种模式。

鸿胪寺升级,让这些朝臣都投票。反正内阁同意、吏部同意,皇帝都表态同意的事情,就算是廷推也不会有什么变故。

“皇上,除了鸿胪寺之外,还有国子监。国子监现在不是以前的国子监,要监督全国学堂。不管是官学堂还是私学堂,都在国子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