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史道查官田2(1 / 4)

常伦是官场上的异类,那是因为常伦不屑于官场上的那些潜规则。常伦才华横溢,文武双全,是饱读诗书的才子,且处理事情也有能力。但常伦就是讨厌现在的官场风气。

大明朝到了现在,官场风气是非常差的。贪污腐败严重,一个个素未就餐不干正事。虽然没有开启党争,但官场普遍拉帮结派。

正因为这样,张璁才会提议要先刷新吏治。

这样的官场风气,会排斥一些个人操守好的官员。常伦这样的官员就是如此。常伦就是想要好好做事情,但越是努力做事情,常伦得罪人越多。

常伦是真的很有抱负。

但史道不一样。

史道是一个胆大包天的人物。史道虽然也有能力,眼光魄力都是上上之选,但他更喜欢升官,更喜欢吸引皇上的目光。为了升官,史道是不在意其他的。

朱厚熜登基之后,和杨廷和发生过好几次的冲突。

不少人为了在皇帝面前卖好,和杨廷和站在对面。但唯一一个把杨廷和骂的狗血淋头,甚至骂到杨廷和只能是在御前痛哭解释的只有史道。

史道从来不走寻常路。

史道骂人,直接说杨廷和本质坏。

把杨廷和上上下下都要抨击一遍。史道弹劾杨廷和,里面的内容,完全是要把杨廷和置于死地。结果这封弹劾让史道一跃在全国成名。全国读书人甚少有不知道史道的弹劾。

不过史道才不怕。

在史道看来,按部就班的升官,速度实在是太慢。只有剑走偏锋,才能够让自己凸显出来。只是当时时机没有掌握好,虽然朱厚熜要打压杨廷和,但朝廷还是离不开杨廷和。朱厚熜还是要用杨廷和。

结果是史道被发配。

但史道不甘心。

一定要做出一番事情,让自己重新进入皇帝和朝廷重臣的视线当中。

现在做的就是这个。

官田和民田不一样。

在鱼鳞册上,官田都是有标注的。和民田不同,官田是不允许私自买卖。也就是说早期怎么制定的官田,那么现在还应该是怎么样的。但经过这么多年,官田被侵吞的很多,特别是被地方士绅侵吞严重。

甚至一些官田佃农,直接带着官田投奔地方士绅。因为官田管理实在是太混乱,压榨官田佃农太狠。

结果是官田越来越少。

地方打理官田失败,导致地方官田产出有限,官田逐渐的变成荒地。各省份每年都会欠户部税收,里面大部分都是因为官田。名义上官田数量多,要交的税收也不少。但实际情况官田根本没有那么多产出,结果只能是欠税。不过这个问题太复杂,涉及到地方士绅,涉及到地方实力派。

连朱厚熜都要小心翼翼。

只是想要调查一下,目前全国官田的情况,可不敢真的清查官田,从那些地方士绅、地方实力派手中拿回官田。但史道就敢,加上常伦这个愣头青,他们却是什么都敢干,完全是无畏无惧。

常伦真的是一个官场上的另类官员。

在史道的怂恿之下,常伦是亲自带着人,开始清查官田。官田清查其实比较容易,因为官田早在朱元璋时代已经在鱼鳞册画好了。

不需要什么其他的东西。

只要按照鱼鳞册登基好的去找就可以。

常伦是正德六年的进士,也在很多地方当过官,但依旧保持一片赤诚的那种纯真。常伦知道现在官田情况很复杂,但他选择化繁为简。

你要是想的太多,那么这个事情根本进行不下去。

所以常伦的办法是什么都不管,就按照鱼鳞册画好的官田,也不管现在是谁的,上去就圈定。有人过来说这个田地是自己的,常伦二话不说就抓人。

罪名?

很简单。

这个是登记在册的官田,是不允许交易,不允许买卖的,这个田怎么变成了你的。你是被人骗了,还是故意侵吞官田。反正先抓来再说。

这一下可是捅了马蜂窝。

开始抓几个小喽啰没什么事情,后来常伦直接抓一些地方士绅,当中不少人甚至是有功名的。抓了这样的士绅,事情就变大了。因为有功名的士绅,不是普通的乡下地主,那是已经属于统治阶层。正所谓刑不上大夫,怎么能随便抓这些有功名的士绅。

浙江不是普通的省份,浙江是教育大省,更是科举大省。明朝开国之后,通过科举出来的官员,最多的是江西。

但从明宪宗时期开始,经过明孝宗、明武宗一直在打压江西籍官员,因此江西出来的官员慢慢的下降。南直隶和浙江的官员数量越来越多,科举成绩也是南直隶和浙江慢慢的赶上江西。

可以这么说。

整个大明朝进士当中,南直隶、江西、浙江、福建四个省份出来的进士占据60%。可以看出这四个省份出来了多少官员。浙江这样一个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