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光明听了朱媺娖的话不禁惊讶,他没想到朱媺娖这么快就能克服方才一番遭遇所带来的恐惧。
随即他就有点心疼了。
这毕竟是他媳妇儿。
于是道:“就算你要回去,也可以歇个一天半天啊。正好可以用这个时间洗个澡,换一身衣服。”
朱媺娖道:“我也很喜欢这里的安静祥和,还有那么多好玩的好吃的好喝的。
可是我知道,我在这里多享受一天,大明的百姓就会多受一天甚至更久的苦难。
上天既然让我有了这样的奇遇,父皇也将复兴大明的重任交给我,我便不能辜负!”
说到最后,这位还是少女的公主语气变得很坚决,斩钉截铁。
郝光明设身处地的想了想,如果他亲眼看到那样震撼心神的末世景象,又有着改变这末世的能力,确实难以心安理得的独自享受。
他没有再劝,一叹道:“那你这回小心一些。”
朱媺娖点头,“我知道了。”
说完,朱媺娖再次来到西屋,打开柜门钻入其中,消失不见。
看着朱媺娖毫不拖泥带水的行动,郝光明隐约觉得,相较于经历了刺闯失败之事,这次见到明末那震撼心神的凄惨难民,让这位少女又一次蜕变了。
这让他不禁暗暗感慨,少年人学习进步的能力是真的强。
因此他也得更加努力才行,不能在将来让媳妇儿给比下去了。
···
朱媺娖再次出现于大明京城外。
一路往城门行去,所见仍有诸多她目不忍睹的凄惨景象,但这回她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倒是没因此停下脚步。
她到了广宁门外,恰好见到有人带着一队闯军拉着几辆独轮车出来。
广宁门外的难民看到了立即都围过来。
有人高兴地呼喊:“放粥了!李公子又放粥了!”
乌黑黑的难民们踉踉跄跄地奔了过去,眼里都冒着光。
这光依旧泛绿,却也带着欣喜与希望。
看到这一幕,朱媺娖的心情莫名好了些。
总算闯军中还有人知道放粥赈济难民的,如果闯军中一个这样的人都没有,而她父皇却败给了这样的贼军,那未免太可悲了些。
注意到又难民呼喊“李公子”,朱媺娖当即就找了个稍高的突破眺望,果然瞧见了这队闯军中的一位留着两撇胡须的清俊青年。
这人她刺闯时见过,不出意外,应该就是李岩。
毕竟闯军中其他能被称为公子的人实在没有了。
朱媺娖原本就是来找李岩的,如今见到疑似李岩的人,她自然要看看。
正如郝光明所说,她要看看这李岩具体为人,是否值得冒险争取。
只见李岩指派一队精锐闯军督促难民排队并维持秩序,又指挥一队青壮架锅烧火煮粥。
精锐闯军与青壮加起来足有上百人,难民更是成千上万,却在李岩的安排下很快就有了秩序,放粥也有条不紊地开始了。
大火熬煮下,清粥的香味很快散发开。
排队的难民都如同一只只伸着脖子待哺的雏鸟,不停地吞咽着口水,期盼着。
对他们而言,那大火上,铁锅里,熬的不是粥,而是生的希望。
眼见粥就快要煮好,李岩有抽出人手,将十几条长队中的老弱妇孺挑选出来,另排一队,优先放粥。
一些早没了家人的成年难民明显不服,略有骚动,但在精锐闯军的刀锋下却没人敢作乱。
等放粥全面开始后,朱媺娖找到了一个头发花白、不知年龄的妇人。
只见这妇人碗中粥清得几乎能照见人影,也不知有多少粒米。
这让朱媺娖对那疑似李岩的人观感又差了点——这样的清粥,难民喝一碗能顶多久呢?
妇人见朱媺娖靠近,赶紧护住粥碗要走,朱媺娖仗着脚快将她拦住,忙道:“大娘别怕,我不抢您的粥,就是问些事儿。”
说着,朱媺娖从怀里掏出几块小熊饼干小心地递给这妇人。
这是朱媺娖装在口袋里充当干粮的,并不多。
妇人迟疑了下,终究是接下了饼干,然后就问:“姑娘想问什么就问吧。”
朱媺娖略微讶异,因为这妇人听说话声音并不年老,没想到看着却如老妇一样。
“大娘可知道这放粥的李公子姓甚名谁?”朱媺娖先问最关键的问题。
大娘摇头,“我哪知道,大家都叫他李公子。从大前天大顺官府不放粥了,他就带人来接着放粥。
虽然这粥清得很,可终究能吊住我等的性命。李公子他是个好人啊。”
朱媺娖听得皱眉。
这些信息完全无法帮他确定李公子就是李岩。
这时大娘喝口清粥后吃了块饼干,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