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功臣宿将(1 / 2)

汉世祖 芈黍离 1334 字 2023-04-01

“郭大将军,来,朕与你共饮一杯!”虽然重点放在王、杨二人身上,但刘皇帝也不会忽视其他将领,看着郭进,刘皇帝亲和依旧:“你此番远征西域,痛击胡虏,夷灭辽军,扬我国威,大涨我士气,你郭大将军,如今也是威名赫赫,震动西极了!”

且不提郭进刘家老臣的身份,这可是最早受恩于高祖刘知远的老将,北伐汉军诸路齐进,西北军事,郭进也是独领一军的将帅,还获取了显赫成就,自然值得刘皇帝重视。

如今的大汉西北,不只屯有重兵,精兵强将扎堆,其中名声最为响亮的,就属王彦升、杨业、郭进三将了,朝野之间,也有“西北三杰”的雅号传响。

王彦升就不必说了,功勋老将,久戍边州,当初那惊世骇俗的“啖耳”事迹,至今仍流传于民间,并且越传越玄乎。

杨业乃是天子心腹,从龙之臣,发于行伍,底蕴深厚,历职内外,收取夏绥,镇抚党项是他在西北最耀眼的功绩,远征漠北,更铸就其荣光。

郭进二十多年来,也是南征北战,河西之战,声震西北,一身的杀性,更令戎狄胆寒。本就长于兵略,西域一战,是彻底打出了他的威名,也算达到了他人生的一个巅峰了。

面对刘皇帝的赞扬,心情自是愉悦。郭进战场上杀伐果断,平日里还是颇为坦荡的一个人,在刘皇帝面前,也不掩饰其心情,当然,嘴上还是挂着谦辞的,举杯应道:“若非陛下信任,朝廷全力支持,也没有臣等长驱逐敌的成果,臣虽薄有功劳,却也仰赖麾下将士浴血作战、效命厮杀,不敢独享其荣!”

“都说你郭进治军严苛,动辄刑罚,现在看来,也只是驭兵之法,对于麾下将士,还是很关怀的嘛!”听其言,刘皇帝嘴里也是好话不断,冲郭进道。

“陛下圣明!驭兵之道,各有其法,臣这名声,是被传得令人生畏了,所幸陛下明察秋毫,胸襟开阔,能容臣这严刻!”郭进苦笑一阵,而后面带感激道,嘴里也不忘给刘皇帝高唱赞歌。

“你们这些将帅啊!这恭维之辞,真是一套一套的,也不知从哪里学的!”刘皇帝很是开怀,不由说了句玩笑话。

“臣等只是军中粗汉,只会打仗,说不得什么谄媚话,也不知什么恭维,陛下待臣等推心置腹,臣等也只知发自肺腑罢了!”郭进应道。

闻之,刘皇帝哈哈一笑:“就冲你这一番话,哪里是什么军中粗汉!”

“郭将军深通韬略,智勇双全,岂能是粗鄙莽汉,实在过谦了!”花花轿子人人抬,太子刘旸也笑吟吟地开口了。

郭进也赶忙回应:“殿下过誉了!”

要说在场诸人,看起来最为低调的,就是王审琦了,只是默默地陪着宴席,少有插话。但是,既在宴上,也就证明他的资格,刘皇帝当然不会忘记他。

“仲宝!”刘皇帝喝酒,从来是分人,对于在座的将臣,自然是以尽兴为主,连饮几杯,兴致盎然,端着酒杯,目光炯炯而视王审琦:“这些年,大汉不乏声名远扬、显耀人前的功勋将帅,同样也不少兢兢业业、砥砺前行的忠臣宿将,在朕看来,你就是后者中的楷模!

默默无闻,却贡献巨大,戍边出征,任劳任怨!朕也说些心里话,一直以来,对你确是有些忽视的。

若非翻阅你履历,朕或许都难以清晰地了解到,在过去二十多年中,你为大汉立下了多少汗马功劳......”

王审琦,用当世名将来形容,是丝毫不夸张的。与那些以骁勇剽悍闻名的将领不同,王审琦立足军中,更多是依靠将略,在治兵为人上,也少了一些煞气,多了一些当代武夫难得的仁恕。

不过,与始终光芒万丈的杨业等将帅相比,王审琦却稍显普通的,然纵观其丰富的履历,却不得不感慨一句,这是大汉少有的宿将。

最初发迹于军中,还得追溯到乾祐元年,当时王审琦在杨业麾下,参与了河中平叛,逐渐成名。其后,便成为了杨业最亲密的战友,河中平定、李守贞父子授首后,杨业被刘皇帝安排去雁门镇守,赴任前,杨业唯独向刘皇帝请求带上王审琦。

其后便是近十年的雁门戍边,乾祐五年,朝廷收权河东,其中同样有王审琦活动的身影,后受杨业举荐,以功劳资历足够,第一次独掌一军,担任飞狐军使,在汉辽大战中,也曾随赵匡胤夺取蔚州,参与云中之战。

乾祐北伐之后,入调京中,担任禁军高级将领,后随杨业前往榆林道,接收夏绥地区,在镇抚党项人的过程中,也是累有苦劳。再之后便是随杨业率榆林汉骑,横扫阴山辽关,漠北远征了。

可以说,王审琦这二十多年的履历,除了在飞狐军使任上有独当一面的机会之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作为杨业的陪衬存在的。开封为将那段时间,更因为京中将帅云集,更显得平庸了。

然而,在杨业的光辉笼罩下,却不能否认王审琦的能力与功劳,并且,比起绝大部分汉军将领来说,王审琦的仕途也要顺利得多,除了受杨业有形无形的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