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金融乱相(2 / 3)

道:“上海的证券交易场所我见过,根本说不上完善,更没有交易洋人公司股票的渠道,股民怎么放得下心?”

张元济听后却很纳闷,说道:“股票不就像去商店买东西嘛?”

“去商店买东西?”李谕反问。

张元济说:“你只要拿着银子去洋行,他们就会卖给你股票。”

对了,现在的股票都是纸质的。

张元济拿出来一张:“我还有一张在祥茂洋行买的橡胶股票,价值50两。”

李谕拿过来看了一眼,上面全是英文,于是问道:“靠谱吗?”

“靠谱啊,”张元济继续说,“做橡皮股票买卖的都是大洋行,如果想买他们的股票,钱要先汇入汇丰银行。我记得当初我是派人去排了一个时辰队,才存上了钱。”

柳亚子说:“我记得,当时我也想去,但队伍太长,甚至有人打了起来,没多久,汇丰银行直接关门了。”

李谕扶着脑门,不用想就知道肯定是洋行请来的托儿,故意造势。

张元济说:“本来我想买500两,不过祥茂洋行说,由于购的人实在太多,他们决定按比例缩水,想买100股的,现在只能给10股,但是多的钱可以退款。”

明显是赤裸裸的市场操纵行为。

话说现在上海滩的金融市场,没有任何监管,是个完全的自由市场状态。

李谕问道:“听着你也不太懂橡胶,怎么敢下手?”

张元济说:“分红实在诱人,我买得算早了。你看旁边桌上的荐股书,是兰格志公司的,这本小册子详尽介绍橡胶产业,有了荐股书,才能买他们的股票,连我都没有搞到。就算买到,现在入市,价格也比去年高了十倍有余。”

追涨杀跌的情形如此似曾相识。

李谕说:“您手里的股票现在价值多少钱?”

张元济说:“少说也得300两。”

李谕说:“如果筱斋兄信得过我,最好赶快把它们卖掉,越快越好。”

张元济说:“卖掉?”

李谕说:“已经赚了不少,该收手时就收手。”

张元济有些犹豫:“这可是躺着赚钱……”

李谕果断道:“筱斋兄别忘了我在美国有上市公司,我肯定比你懂股票。”

张元济愕然:“您的意思是……”

李谕说:“好日子要到头了。”

张元济对这方面不太懂,他选择相信李谕,好在股票很好卖。

国内的股票反应要比国际市场稍微慢上一点。不久前,美国宣布了货币紧缩政策,同时限制橡胶消费。国际市场上的橡胶价格以及橡皮公司的股票开始应声下跌。

兰格志公司提前获得信息,早就跑路。

领头的公司都跑了,上海的橡皮公司股价暴跌,一周前的1000两,现在只剩十来两。

张元济高兴地找到李谕:“幸亏听了疏才兄弟的话!你可真是当世股神!”

李谕说:“这可称不上。”

张元济好奇道:“你到底是怎么知道股市会出现如此恐怖的灾难?”

李谕当然不能说自己是穿越者,所以只能有理有据地给他分析起来:“因为我熟悉美国的汽车市场,现在的汽车消费根本撑不起如此庞大的橡胶市场。如今全世界市面上交易的橡胶股票,粗略估计也有近乎上亿两白银的规模,远远超过实际需求,不是泡沫是什么?”

张元济竖起大拇指:“疏才兄弟不仅通晓物理学、数学、天、工程学和,竟然也是个经济学高人,泡沫一词切中要害。”

李谕说:“主要还是信息不通畅,不然不会酿成如此惨剧。”

张元济说:“我就算亏,也只不过五十两,但那些钱庄就惨了。得亏我的钱没有存在正元钱庄,听说他们亏了三四百万两银子,直接倒闭。”

上海的许多钱庄都把钱直接投入了橡皮股票中,或者把钱借给其他人用以投资股票,因此倒闭的钱庄不少。

而这个正元钱庄几乎是最惨的,更关键的是,正元钱庄投入股市的钱,有200多万两是川汉铁路公司的工程款。

一个叫做施典章的人掌管这笔资金,后来他又继续追加了七十多万两,总共投入了300万两上下。

之前说过,川汉铁路公司的钱是几千万川人集资的,后来盛宣怀想把铁路收归国有,川汉铁路公司怕事情败露,推动了保路运动;而保路运动,就是大清灭亡的序章。

蝴蝶效应啊!

目前的上海,用现代术语形容,已经发生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危害蛮大。

上海道台蔡乃煌还算有点认知,看到钱庄纷纷倒闭,剩下的钱庄出现挤兑现象后,准备用不多的手段救市。

因为有两家分别叫做源丰润、义善源的大型钱庄,账户里还存有大量官银,比如海关关税、上海区域的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