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师们的考试(2 / 3)

李谕说,“我们可以通过它自行改装成一些货车、吊车以及叉车。”

詹天佑只知道矿山领域有大型机械,但铁路修建方面,当他还在美国读书时仍然基本要靠人力与畜力。

李谕拿出纸给他画起来,“这几样机械并不复杂。”

虽然李谕画得歪歪扭扭毫无美感,但詹天佑仍旧一眼看出它们是干什么的,称赞道:“疏才兄弟的脑袋果然是天下最一等一的聪明,竟可以想到这么奇妙的东西!”

要是有挖掘机更好,不过这东西技术含量要比货车、吊车、叉车高不少。

多年前欧美就有挖掘机,基本只用在运河修建上,灵活度不高。

李谕现在充当起了詹总办的技术工程师,详细给他研究介绍了几样工程器械的简单原理。

一个月后,汽车、柴油机等运到,直接拉去工程现场进行了改装。

好在从德国来的那些犹太工人懂得机械,进展挺快。

詹天佑非常高兴:“疏才帮了我的大忙!我要将这项成果推广到津浦铁路建设中。”

李谕也希望国内的这些铁路提前几年修好,说道:“到那时候,我从京城来回上海也省了好多时间。”

詹天佑虽说已经当了总办,却没法立刻拿出现款,只能说:“疏才兄弟,你垫付的资金,我会分期还上。”

李谕晓得詹天佑为人,轻松道:“不着急。”

——

差不多又到了今年赴美留学的考试时间点,考试仍旧安排在了史家胡同。

由于此前打下极为响亮的名声,所以今年应考的学子更多,足足有两千多人。

好在李谕和唐国安等人提前预料到,直接去租了国子监的大教室作为考场。

本来国子监听到这件事后非常不情愿,好在张之洞出面帮忙进行了斡旋。

和此前一样,考试科目很多:英文文学与写作、国文、历史、地理、世界地理、代数、平面几何、三角、欧洲上古史、法文(或德文、拉丁文)、初级化学、初级物理、生理学等,共有十多门课程,而且必须门门及格。

考虑到应试考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李谕和唐国安决定第一场只考英文与国文这两科最基本的,成绩合格的才能继续参加后面的科学诸科目考试。

经过遴选,参加复试的剩下了不到四百人。

当天考完第一场后,几个考得不错的人一起到酒楼吃饭。

胡适兴高采烈道:“没想到我的国文考了满分,虽然英文只有60分,但平均分达到了80。”

这个初试成绩,在报考人员中名列第十。

赵元任问道:“国文题目‘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说’还是很难下笔的,胡兄竟然可以得到满分,令人惊奇。”

胡适洋洋得意道:“我虽然没有尊上三半老人的才名,不过我平日喜欢看杂书,就作了一篇乱谈考据的短文。”

赵元任在民国名气不小,号称“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季姬击鸡记》就是他写的。

而三半老人指的就是写下脍炙人口的“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诗的赵翼。

赵元任是赵翼的后人。

胡适说:“反正已经考完了,说出来也不怕,我在文中写道‘矩之作也,不可考矣。规之作也,其在周之末世乎?’

接着我说《周髀算经》作圆之法足证其时尚不知道用规作圆;又孔子说‘不逾矩’,而不并举规矩,至墨子、孟子始以规矩并用,足证规之晚出。”

赵元任讶道:“胡兄竟然做了一篇乾嘉时期的考据文。”

胡适乐道:“完全的确只是当时异想天开的考据。”

赵元任说:“说明阅卷先生也有考据之癖好。”

阅国文试卷的正好就是辜鸿铭,他蛮喜欢各种考据,看到后感觉甚至还能在国文考试中联系到古中国的算数学,值得嘉奖,于是给了满分。

李谕阅英文卷,走的则是完全铁面无私的路子。

胡适说:“本来我在学校里用的是‘胡洪骍’的名字,这回北上应考,怕考不上,而为朋友学生所笑,临时改用‘胡适’一名。竟给我带来如此好运,从此以后,我就叫胡适了!”

晚清民国就是好,改个名都这么随意,胡适比李四光的改名举动都要随意。

梅贻琦提醒道:“胡兄对五天后的科学诸科准备如何?”

“临时抱佛脚呗。生物、历史、地理尚且可以应付,但数学我是真的学不来,”胡适颓丧道,“真是令人惆怅。”

一旁的姜立夫说:“如果是数学,我倒是可以帮你补习。”

胡适眼睛一亮:“姜兄擅长数学?”

姜立夫说:“谈不上擅长,对付考试起码绰绰有余。”

胡适高兴道:“如果我考上,就请姜兄连喝三天大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