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空爆弹(1 / 2)

训练方面王学新就没多管了,毕竟这三支机械化部队原本就有火炮也有不少炮兵,有实战的基础和编制对他们而言就是改编M30炮兵营就只是操作上的问题而已,顶多分配几个毛熊顾问教教他们细节、保养后勤方面的问题就成了。

如果说王学新有管什么,那就是下令炮兵训练主要集中在以指定坐标射击,三发急速射后马上转移阵地。

这又让各部队看不明白了。

以指定坐标射击没问题,远程火炮因为看不到目标都得依靠炮兵观察员报上坐标才有办法开火。

但问题是……难道不需要试射吗?

传统炮战的方式,是炮兵观察员报上坐标,炮兵准备好后为了保证精度要进行一到三发的试射,等炮兵观察员将炮弹成功引入目标区域后再批量开火,这样才能保证精度不至于浪费炮弹错过战机。

整个过程从试射到批量开火为止大概需要五分钟,五分钟后乘敌人炮兵也需要试射还未批量开火前迅速撤离。

撤离包括收炮、拖挂、离开等,视情况又需要三四分钟。

所以炮兵作战其实很危险,如果敌人试射一发就成功进入目标区域的话可能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撤出去。

现在王学新给他们的命令却是上来就按照坐标打,省掉了炮兵观察员的通讯也省掉了试射,三发急速射后马上撤离……M30榴弹的射速大概是每分钟6发,三发急速射也就是只需要半分钟。

然后马上进入撤入程序估计全部所需的时间也只要三分多钟到四分半钟,也就是五分钟都不到,这时敌人的炮兵观察员只怕才刚把坐标传给炮兵部队开始试射。

为此,百思不得其解的丁伟还牵头在三个团长之间来了次用电台实现的远程会议:

丁伟:“你们的炮兵也是三发急速射就撤吗?还是只有我的部队是这样?”

“一样!”李云龙回答:“都是三发急速射!”

“我也是!”孔捷回答:“我还以为这是毛熊的打法,问了顾问才知道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他们也是头一回听说这种打法!”

丁伟又说:“这么打安全是安全了,敌人还没开始试射咱们炮兵就已经撤个干净,但这么打能打到目标吗?咱们这是正规军,还用游击队打冷炮的打法?”

游击队倒是真有这么打的,用的是五零小炮,朝敌人兵营胡乱打几发炮弹之后转身就跑……

游击队用这种战术没问题,因为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杀伤敌人或是压制敌人,而是骚扰敌人让敌人惶惶不可终日。

但正规军也有这种战术……那不是浪费炮弹吗?

李云龙是这么说的:“咱们考虑这么多干嘛?不就是省掉两个环节嘛?咱们先练着,到时打起来看着不行,还管他娘的什么命令,该怎么打就怎么打!”

李云龙这家伙的性格就是这样,他从来都是向实战看齐而不会管什么命令。

丁伟和孔捷两人一听觉得也对,炮兵观察员和试射又没说要废除,而且炮兵们也都会,到时真要加上也就是一句话的事,于是也就不再纠结了。

王学新倒是真没有废除炮兵观察员和试射的打算,因为即便有了炮侦雷达也还是需要这些的。

炮侦雷达只能侦测到敌人的炮弹,也就是只有敌人炮兵开火后才能起作用。

同时炮侦雷达的数据是由计算机处理的,比炮兵观察员计算坐标以及炮兵计算诸元精度要高得多,因此在对付敌人炮兵时基本可以省去炮兵观察员和试射两个耗时的环节。

这里之所以用“基本”,是因为此时的八路军用的马克3型雷达是中波雷达存在较大的误差,另一方面数字地图也有误差,所以最终结果不会是百发百中。

但火炮不全是用于对付敌人炮兵的。

比如还有轰炸敌人阵地、再比如在敌人冲锋时实施拦阻炮击,这时敌方都没有炮弹飞到空中炮侦雷达无法发挥作用当然也无从得知敌人的位置,这时就还得用老方法也就是炮兵观察员加试射的方法解决。

但是王学新对这样的配置还是有些不满意。

这主要是王学新担心炮兵营的战斗力不够。

这并不是说M30的威力不足,事实上M30榴弹炮的威力已相当惊人:其发射榴弹时的有效杀伤面积为60米乘20米,其中20米为绝对杀伤半径,在这个范围的目标即便趴在地上没有被弹片命中也会被震死。

问题在于就像李云龙担心的那样,12门炮是不是少了点了?

而且这12门炮又要对付炮兵又要对付步兵……在战斗中炮弹够不够用?

如果有一两门炮在战斗中出了故障或者被流弹击中,战斗力是不是更弱了?

于是,王学新就想着提升火炮有杀伤力。

要提升火炮的杀伤力无法就是两个途径:一是改进火炮使它打得更准、更快,二是改进炮弹。

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