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独立团战士们的努力下,反斜面工事及坑道工事已初具规模。
这些工事并非单独一个山头,而是之后连着几个山头,一重接着一重。只有这样才有防御纵深,不至于在敌人猛烈的进攻下因为没有撤退的空间而一击即溃。
在构筑的间歇,周平不知从哪拿着一份报纸凑到王学新面前,问:“排长,他们说咱们能自己造枪了,您给看看,是真的吗?”
王学新接过一看,上面写着“抗敌三日刊”几个大字,照想应该是八路军自己搞的报纸。
一看头版头条,果然就有一篇造枪的文章,题为“我军成功生产五五式步枪并装备部队”,说的都是军工人员如何克服困难用简陋的设备生产出步枪。
不过当然,兵工厂地址以及枪支数据之类的都是秘密,不可能在报纸上写出来。
“是的!”王学新点头回答:“这上面是这么说的!”
战士们听着就一片欢腾,然后就七嘴八舌的讨论着:
“这都能造枪啦?”
“咱兵工厂不也能造炮了?造枪算个啥?”
“是造炮难还是造枪难啊?”
“当然是造炮难喽!你看哪个打得更响不就知道了?”
……
虎子拍了拍手中的三八大盖,兴奋的说道:“那往后,咱们是不是也可以用自己造的枪打鬼子了?”
王学新只是笑了笑没说话。
关于这五五式步枪,王学新是知道一些的。
它是八路军黄崖洞兵工厂仿制“中正式”生产出来的一款步枪,王学新记得这种枪的产量每月只有几十把,再加上用的是铁轨钢寿命不长,射程也不尽人意,最终也没能正式列装。
所以虎子想要用上自己造的枪打鬼子……只怕是要失望了。
就在王学新发愣时,和尚隔着几米朝王学新叫了声:“小东北,团长喊你!”
王学新应了声就跟着和尚往临时团部方向走。
临时团部设在一个接近山脚的天然岩洞里,宽敞、坚固,用交通壕连着,勤务兵在旁边搭着水壶烧开水,正中一个用炮弹箱搭了一个桌,俨然就是一个宿营区。
正守在电台旁的李云龙见王学新进来,就点了点头回身走到地图前,等王学新上前敬礼后,李云龙就肃容说道:“鬼子已经开打了,这回的动作有些不一样!”
王学新对此并不意外,冈村宁次嘛,就是以新奇的战术著称的。
李云龙指着地图说道:“鬼子表面看起来与之前没什么两样,还是像之前一样扫荡。但是却将部队分散开,沿公路交叉展开包围村庄,我军情况很可能不容乐观!”
王学新知道这个,它在现代被称作“鱼鳞式包围阵”。
这战术主要是针对我军“游击区”也就是鬼子称作“准治安区”的灰色地带的扫荡。
往常,鬼子是采用线式平推往前扫荡。
这种扫荡方式也许会使前方的村庄措手不及,但后续村庄的老乡和部队在听到枪炮声后就会马上转移。
同时游击队或八路军还会一路以布雷、阻击等方式阻滞鬼子的行动。
于是越往深处鬼子扫荡的“战果”就越少,很多村庄甚至可以说一无所获。
这一回,鬼子上来就是沿着公路深入,然后再朝两侧展开实施分割包围使村民无路可逃,那包围线就像鱼鳞似的一重接着一重,于是被称作“鱼鳞式包围阵”。
这时赵刚从电台那边过来了,他手里拿着一封电报,递给李云龙的同时就如释重负的说道:“鬼子新的扫荡战术的确让我们措手不及。不过幸好,各村都构筑了地道,虽然有些还没完工,但游击队和老乡躲进去避避还是不成问题的!”
接着赵刚就朝王学新投来感激的目光,说道:“王学新同志,首长特地交待让我对你表达谢意。你提议的地道战来的正是时候,否则,这一次我们要遭受的损失和伤亡只怕就难以估计了!”
李云龙看了看电报就“嘿嘿”笑了起来:“我还说这地道战没啥用呢,没想到关键时候还真派上用场了!”
王学新盯着地图没说话,过了一会儿才说道:“团长,政委,我认为鬼子的目标不仅仅是‘游击区’。”
“怎么说?”赵刚问。
王学新若有所思的回答:“鬼子一路沿着公路深入并将兵力沿两侧铺开,我认为不只是为了包围老乡抢劫物资,要这样咱们就小瞧那冈村宁次了!”
说着王学新就指着地图上的公路说道:“鬼子兵力主要是以三号、五号及九号公路为支撑展开的,这几条公路由东往西直指我军根据地,鬼子以这种方式扫荡的同时也保证了公路的安全和畅通,这时鬼子要是还有我们不知道的部队沿着这些公路……”
没等王学新说完,赵刚就惊呼出声:“你是说鬼子这动作只是为主力部队穿插做准备?”
“我猜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