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1 / 2)

温行收紧双臂,去亲吻姜芷的额头。

京中贵女无数,他之所以挑选了姜芷为妻,便是因为她自幼就有一颗悲悯之心。

世间富贵权势,最能消磨人们心底的善念。

他从少年时便对天下百姓有一种不可克制的责任感。所以当他选择妻子时,心中想要的,不是美人娇娥,而是一位能够和他比肩天下的皇后。

而姜芷,便是他最后的选择。

关于姜芷隐秘的身世,也不过是一种意外的巧合罢了。

他从来没有想过,利用姜芷的身世,换来什么拥趸与利益。

“会好的。一定会好的。”温行不知是在对自己说,还是对姜芷说。

这一夜过去,第二日便是年三十。

姜芷和温行起了个大早,用攒下的细炭写了春联,面糊糊抹了背面,利落的贴在了大门上。

姜芷领着温行去给王阿婆贴春联,王阿婆这些日子已经和姜芷熟稔起来,但是猛一碰到温行,还是难免有局促。

王阿婆离得远远地,看着温行只一抬手,便够着了她老房子的门檐。只笑的瞧不见眼。

“恒儿在的时候,也是这样一抬手,就把春联贴了上去。”王阿婆思孙情切,见了芝兰玉树的温行,难免想起自己的孙儿。

姜芷见阿婆又要伤心,不禁劝慰道,“阿婆快别念叨了。恒儿兄弟的耳朵得掏坏了。”

王阿婆闻言,笑道,“不念叨了。不回来便不回来,这几年我都自己的过的年。我都想好了,我得养好我这身子骨,来日才能等到恒儿回家。”

姜芷也跟着笑,“就是。阿婆想开些。人生啊,除了吃饭睡觉两件事。其他都是讲究个缘分。您只管吃好睡好。长命百岁。日后您孙子接您进京享福去。”

王阿婆笑道,“要是有那一日,我一定回来看你!”

姜芷笑到捂嘴,“阿婆这话我可记下了。来日可不许赖账!”

温行帮王阿婆贴好了春联,只笑着看姜芷和那阿婆说笑。自己也不自觉跟着笑了起来。

等到这一日傍晚,温行说去茶楼一趟,问问来年的活计。

姜芷和王阿婆都说好。男人知道做活,是比什么都金贵的品质。

温行许诺很快就回来。也答应姜芷一起来陪王阿婆用团年饭。

温行走后,姜芷和王阿婆便开始准备团年饭。小小的灶台下面升起了热腾腾的火。

火舌燎着锅底,也暖着人心。

阿婆一边往灶台口里面添柴火,一边问,“芷丫头,你那郎君他爱吃什么?我这老婆子东西弄得腌臜,别让他嫌弃。”

姜芷将阿婆晒好的萱草切碎,又取了一点切好的生姜和蒜末配着晒干的辣子,放在锅底炒了,等到萱草香气沸腾起来,再加上水煮上。

盖上锅盖,姜芷便坐在阿婆身边,和阿婆一起就着灶台取暖。

姜芷伸出洁白如玉的双手,映着跳|动的火舌。笑着道,

“他不挑食。”

去岁他们新婚,姜芷第一次开棚施粥,她开棚之前曾经和温行打过招呼。温行没有说别的,只说了一句,若是银子不够使,就从他的私库取。

可是后来姜芷在粥棚边角处喂一个孩子喝粥,却远远瞧见温行带着杜白策马而来。

锦衣玉带的贵公子,在个个面黄肌瘦的百姓当中异常显眼。

他好似一颗星辰,瞬间划破黑暗的天空。

让人觉得沸腾,觉得希望,觉得遥远又不真实。

他就那样在人群中停下来,就着百姓们用过的粗碗,盛了一碗粥来喝。每一口都喝的及其认真,似乎想要甄别,里面是否掺杂了麸糠。

姜芷忙的不行,那孩子的母亲饿到虚脱,实在无力看顾孩儿。姜芷不能见死不救,只能担下给孩子喂饭的事务。

姜芷忙不过来,没有过去与温行说话,只远远瞧着他和做工的伙计吩咐着什么。

后来那伙计告诉姜芷,王爷吩咐他,遇到人多的时候,可以多开两口锅,银钱只管找杜白支使就行。

姜芷没有办法告诉阿婆他们的过去,但是她却可以笃定自己的夫郎是什么样的人。

王阿婆听了,笑着道,“我是看出来了,你们小两口啊,感情要好着呢。这日子,山珍海味能过,粗茶淡饭也能过。最重要的就是,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我也是这样觉得。”姜芷跟着笑,“再没有比我家三郎更好的郎君了。”

姜芷起身往已经沸腾的汤锅里加入阿婆炸好的那条鱼。足有十斤的大鱼去了鳞,牡丹花刀切了样,花椒葱姜腌制,再丢进滚沸的热油里炸至两面金黄。可以烧汤汁红烧,也可以破开配上萱草,熬制鲜美的鱼汤。

鱼汤更能出量,姜芷选择了做汤。鱼块丢进沸腾的汤锅里,不多久便是鲜香四溢。

姜芷又丢了一点盐巴进去,汤汁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