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1 / 2)

“娘娘所言极是。”许昭昭道。

祁贵妃见许昭昭颇有几分不卑不亢,又道,“鱼翅难得,虽以金丝瓜瓤代之,也难免令百姓联想奢靡之风。且,若是宫中食鱼翅,而百姓食丝瓜瓤,岂非可怜可笑?”

祁贵妃言毕,尚食局众人额头渗汗,低头噤声。萧澈眉目紧缩,微微握紧了手掌。袁思远眯眼看向许昭昭,面露几分同情之色。

许昭昭忽然又行顿首礼道,“娘娘仁爱悲悯之心至情至真,令民女佩服。”

祁贵妃闻言微怔。许昭昭接着说道,

“民女所见皆是百姓的餐桌。虽说食必求真,然后至美。但民女以为,真,并非指真物,而是真意。比如民间名菜白炸鸡,菜式钻研改良数年而成,虽不符合尚食局焯水的规制,但在民间是不可多得的美食。还有被尚食局赶出门去的文思豆腐,就连民女这等从不喜豆腐之人看了都垂涎。若非存了悲悯之心,何来十年刀工切豆腐?鱼翅鲜美却金贵,但仍可在吊汤上琢磨。寻常百姓,不需重金也能食得。这并非是自上而下的怜悯,而是推己及人的悲悯。”

祁贵妃听罢一时语塞,又望去一眼尚食局众人。李达低头不语,管事的已是背汗涔涔,腿脚微颤。

萧玄忽然接着问道,“依你之见,宫中的餐桌与百姓的餐桌,又有何异?”

许昭昭思忖片刻道,“回陛下的话,民女以为,餐桌之上,众生平等。”

殿内霎时一片肃静,萧玄道,“你的意思是,朕与庶民,并无区别?”

此言一出,众人心惊。

许昭昭停顿片刻道,“陛下乃九五之尊,自有天威,却仍可推心于草民布衣,这才有民间菜的出头之日。先有天下安定,丰收有余,而后才有酒肉溢香,品食知味,民女身处街巷,每每感激涕零。今日三生有幸,得见陛下与贵妃,待来到铺子里的食客都能吃上这一道,定要替他们在此跪谢天恩。”

说罢,又跪行大礼。

萧玄听罢大笑起来,祁贵妃也不再多问。

“说得好,赏。”

听着完这通夸张的马屁,袁思远强忍笑意。萧澈一直紧握的手掌轻轻松开,一路看着许昭昭退出殿去。

待走出殿外,许昭昭这才扶起墙壁,感受到腿脚的瘫软。

翌日,城内贴出告示,祁贵妃寿宴,陛下恩典,不足百铺的新立行会可免去一年行钱。

城中小铺纷纷庆贺,尚未入行会的,都开始在邻近的同业中抱团立新,以求免去向更大的行会缴纳的行钱。

许昭昭得了赏赐,素鱼翅也成了铺子里的一道新招牌,食客们寻着招牌纷至沓来。在仲秋的凉风习习中叫上一碗宫宴中的素鱼翅,就着鲜肉包子大快朵颐一番,不失为人生一小乐事。来往红豆包子铺的客人们,都喜欢坐在铺子里聊上几句。

“许老板,听闻陛下在大殿上盛赞了这道素鱼翅?”

许昭昭似回忆般说道,“要说呈上的菜,陛下都是赞许过的。只不过,对这道素鱼翅,多说了几句。”说罢露出一个得意的笑容。

另一熟客道,“一路看着这小铺变大铺,我早就看出来,许老板的路数不一般。”

许昭昭回应道,“您这是哪里的话,哪有什么路数,整日披星戴月的只为大家赶一桌美食。”

那食客笑道,“许老板勿多心,我这可是褒奖的意思。”

许昭昭只笑着斟上茶,不再多言。

铺中的火炉已经提前摆好了位置,向食客们昭告一顿暖餐。等天气再冷些,可再入些炭火。

冬日里的名头已被进过宫的素鱼翅打得响当当的。对许昭昭来说,这个冬天,反倒比夏天好过多了。

而有些人的日子,自寿宴之后便没那么好过了。

刘卫府中,李达肃立堂下。

刘卫坐在正堂的椅子上,手中端着茶碗。

“陛下这次没有重罚,全看贵妃面子,不忍坏了喜庆。那几个掌事的,就不要再用了。”

李达拱手称是,“学生已经打发他们出宫去了。只是,世家之力,不得不顾及,有时掌事的也是难做。”

刘卫放下茶盏道,“为师知晓,你从中协调甚为不易,但要记得,当年为师是拼了名节性命,才换得今日你我之力。切莫用错了地方。”

李达低头道:“学生谨记。”

刘卫平下一口气,缓缓道,“这些年,你没少挡了外头的明枪暗箭,为师都记得。这其中转圜的空间,我也从未过问,生怕你左顾右盼无法行事。但事有可为有不可为。如今圣意明晰,若是逾越了不该逾越的界限,怕是为师也保不住你。”

李达抬起头道,“您放心,学生定能把握清楚。”

红豆包子铺的名头日盛,却仍形单影只,未入得任一行会。

这日,秦白白到铺中坐了下来。

胡桃桃上前斟茶道,“呀,是秦老板!怎今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