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儒道二品外王境!武夫子考校余闲!(1 / 3)

书院湖心岛的异象很快惊动了圣京的朝野上下。

杨吉和庞维从皇城里出来后,一路快马加鞭赶往了桃花溪源。

此刻,已经有不少好事者聚集到了山谷口,想要见证是否又有人能够登上湖心岛的塔楼。

除此之外,更有些志在修行的新老学员也闻讯赶来书院,想趁着四大圣人这次“破例”分开忘忧湖的良机,尝试登上湖心岛。

其中不乏浑水摸鱼的。

比如曾经名满圣京的神童杨朔。

自考核失败后,杨朔遭受重大的挫败,后来又被梦魔兽侵入意识,险些丧命。

后来经过救治,捡回一条命,却也在家里大病了一场,似有一蹶不振的迹象。

杨吉几番劝勉也无济于事。

而今天,杨朔得知了桃花书院的异象,居然再次振奋精神跑了过来。

他大概是觉得,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

奈何,他不是桃花书院的学员,连进山谷的资格都没有。

苦苦哀求谷口的书院人也不奏效。

恰逢杨吉赶到,见状后上来了解了情况,沉吟一番后,问杨朔:“你执意还想去湖心岛闯一闯,是因为不甘心先前的失利和挫败?”

杨朔沉默了一会,摇头道:“先前的失败,全因弟子才疏学浅,不敢有丝毫的怨怼和不甘。弟子之所以又来叨扰书院,全为了修身。”

儒道六品是修身境。

杨朔才十六岁,就已经达到了七品论辩境,已经是相当杰出的成就了,但看来他并不满足。

“老师曾教授弟子,修身治国平天下,弟子铭记于心,如今天下乱象频出,弟子即便力量渺小,也想为平定天下倾力贡献。但弟子也知道,平天下对于弟子来说仍过于渺茫,弟子连治国之道都没有学到皮毛,因此弟子才想加紧时间修身。”

杨朔解释起自己厚着脸皮跑来凑热闹的缘由:“忘忧湖考验修行的意志、理念和心性,在湖中遨游,即便失败了也能获益匪浅,对于修行的助益颇大,所以弟子才斗胆想来试一试,试过了,总不至于再后悔。”

杨吉微微颔首,却又叹息道:“你这是明白又湖涂啊!”

随即,杨吉在山谷口拱手道:“请何欢兄成全我这弟子一回。”

下一秒,儒门教习何欢的身影突兀的出现在了山谷口,他拱手回礼,道:“青衫公,你的保荐机会,已经用在葛晋的身上了。”

“我愿意将十年的福缘气运留在书院,再给我这弟子换一次保荐的机会。”杨吉朗声道。

闻言,杨朔脸色一震,立刻跪伏在地,“老师,使不得,弟子怎能连累您这样牺牲?”

何欢也皱眉道:“青衫公,你知道自己这么做的后果吗?”

杨吉豁达一笑:“不就是人生最后十年的境遇不太好嘛,我杨吉自从入仕为官,就从未想过能够衣锦还乡、安享晚年。纵观历朝历代,多少名士大儒,最终的结局都不会太好,有贬谪的,有发配的,有赐死的,也有抛尸荒野的。”

“老师!”杨朔双目垂泪,泣不成声。

“我年轻时离开家乡时,曾叮咛家人们给我留着那几亩田地,待我致仕返乡时再耕种,然而,那年的我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我一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走到了这高位,也仍旧每日诚惶诚恐,想做成一件小事都难如登天。”

杨吉唏嘘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儒家是到了要革新的地步了,但我已经老了,没时间也没能力做到那一步了,这些任务就留给年轻一辈去实现吧。傲梅公曾骂我迂腐顽固,我想说,他错看了我杨吉。他甘愿以残躯余生去主持变法,我这觉悟又怎能比他逊色?”

顿了顿,杨吉过去拉起泪流满面的杨朔,叮咛道:“去吧,不要回头,不要迟疑,不要彷徨,大道就在前边,有些大风大浪很正常,偶有挫败也是理所当然,但千万不能有气馁沮丧之意,为师只能送你到这里了。”

杨朔一揖到底,含着眼泪走进了山谷。

庞维叹息道:“青衫兄,你是格物格到了自己了吗?”

杨吉点点头:“上次余闲在云州击溃葛晋的意境时,曾说过太上忘情。我这些日子琢磨着这几个字,终于品出了一些滋味,也明白了桎梏自己的事物。”

“我不曾去游过忘忧湖,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心念太杂、烦恼太多,我既想报效社稷,又追求名垂青史,往往顾此失彼,两头不讨好,就这心性怎么可能感悟天道。”

“余闲的太上忘情倒是点醒了我,其实报效社稷和名垂青史并不矛盾冲突,只需要做到忘情忘我,舍弃私欲,全力以赴去实现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愿景,做到问心无愧便可以了。”

话音刚落,一阵清风从山谷里吹拂而来,却诡异的汇聚在了杨吉的身体四周。

紧接着,里面传来了一阵儒雅温厚的声音:“杨吉,为了实现修身治国平天下,纵然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