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6章 规模化生产(1 / 2)

孙思邈受到长安一带的各色不同于过往作坊的新式“工厂”的启发,开始了青霉素的规模化生产,这产量毕竟还是有保证的,百姓也不是真的完全买不到药。

而是因为百姓的财力有限,而精力也同样有限,毕竟都还要忙于生计,而这种情况下,再有大量的富户哄抢青霉素,这一般的百姓想要买到,这个机会太难抢了。

平价的原始货源,难以得到,百姓需要治病,就只能去民间的黑市,去二级市场买第三方的货,而这么一来……

那价格暴涨,一般百姓苦不堪言,也就是可想而知的事情了。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黑市上的青霉素还往往多有一粒掰成两粒卖的,有掺和面粉玩假卖的……这还是相对有良心,相对要脸的黄牛,那不太有良心不太要脸的,甚至会直接随手掺泥土在药物里边。

而这掺和了泥土或者面粉的药物还能有多少药效,孙思邈都没法回答——其实是可以回答的,肯定大打折扣,但就是太让人难顶了。

然而就是这么严重的囤货和炒作……

在第二个月的药物批次出来之后,孙思邈一涨价,就立刻全数戳破!

当然,那时的孙思邈并不明白……

这其中的原理,实际上就是后世的泡沫与泡沫的破碎。

所谓囤货炒作,说到底就是一种泡沫,而这样的泡沫之后,一旦预期动摇,原本的泡沫就会突然性的崩掉。而这青霉素的预期……

青霉素本身的预期,那当然是有口皆碑,前途光明。

但青霉素价格的预期,实际上却是走低的!

而唐代终究是古代,另一方面……能拿钱来炒药物这种东西的,属于什么成分也是绝对可想而知的事情,都是些没啥底线无所不为之辈。但是……

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些无所不为之辈虽然胆子大敢下手,不过往往脑子都不太好使,更何况,“青霉素的前景”不等于“青霉素单价”的前景这种事情,急迫之间连李二,连魏征,连房玄龄这帮神州顶级的老狐狸也未必能区分清楚。

而这帮炒药的能分清楚,那就见鬼了。因此……不长的时间之后,果然这城西医学院附属工厂一涨价,各路炒药者就原形毕露,当场绷不住了。当然……确切的说,不是孙思邈给青霉素涨价让他们绷不住了。

而是青霉素的巨大产量,让他们不得不继续大量吃进青霉素——维持垄断地位,这市场利润才有保障,但可想而知的是,这么大量的青霉素要吃下去,需要的资金就完全是天量级别。

而就是在已经非常艰难的,需要砸锅卖铁才能继续维持青霉素垄断的这节骨眼上,孙思邈再突然神来之笔涨价一波……这帮人顿时就顶不住了,纷纷开始抛售手中的青霉素准备回血。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实力较弱的囤积者资金还是短缺了,而这种选手……往往暴富的欲望更加强烈,会直接四处借贷来进行炒货囤积。

而这么干事情,当然……也就会在借贷兜盘子兜不住的时候,率先跑路,成为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

而炒货这种东西,无论有没有借贷来炒,实际上只要是额外的资金在没有真实需求的情况下流入,都是泡沫——而既然是泡沫,那当然也就是骨牌了。于是后面的事情也就可想而知……

原本在长安的黑市上,需要数百文才能从各路不良和商贩手中拿到一粒货,而且往往还是搀了不知是面粉还是泥土还是别的什么奇奇怪怪东西。但就在这第二个月期间,青霉素的价格却是一路如同瀑布一般疯狂跳水,眨眼之间就从数百文变成了十余文钱,并且更关键的是,这青霉素还没有任何掺泥土掺面粉之类的情况——谁也不知道那些遍地流窜的面粉药泥巴药都跑哪去了,这直接成为了长安这一年的年度都市传说,千古未解之谜……

这样的情况孙思邈自然也是终于心满意足了,仿佛多年来的闷气都狠狠的一口气出完了。

毕竟……作为一名医者,最大的愿望是什么?那当然是给最有钱的人看病,发财一波肥了。

但对于一名顶级的医者,这个愿望就可想而知,当然是兼济天下,让自己的名在医道领域永远流传下去了。

而孙思邈尽管努力研究了许多药方子,但毕竟……这些方子距离真正的兼济天下,还很远,大部分百姓是没有那个条件访问靠谱的医者,吃上正经的药材治病的。当然……即便这样,能著医书流传后世,却也已经难能可贵,对于神州的大多数医者而言,这就已经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成就了。

但孙思邈就如同神州许多其他领域的伟人和强者一样,总是希望能做更多的事情,秦始皇尽管被儒生狂喷了无数年,但当年望着秦皇岛外茫茫沧海时的中二惊呼,最终还是变成了景点,被后世的年轻人永世铭记。

一般的百姓生病能做的,往往也就是找村里的三流道士,衣衫褴褛的和尚,讨一碗符水,一碗观音土,就算是医过了。这种情况……

自古至今,都不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