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退为进巧计生(2 / 2)

十八部征战不休,回京驰援根本分身乏术。

最后,只来得及救下太子的儿子,也就是如今的大皇子齐恪清。

随后,齐恪清被接到北方,乾宁皇齐玄承一路南下清扫叛军,斩杀越王。

据说乾宁皇破京那日,直奔皇城,拎着越王的头去见已经病入膏肓的太.祖皇帝。

再出来时,手举圣旨,在一众质疑里登基称皇。

而太.祖皇帝在登基大典后的第七日离世。

有人说这场旷日持久的叛乱是乾宁皇的一盘棋,是他设计了太子,算计了当年的越王,将齐恪清困在北方,逼迫太.祖皇帝,这才拿到了皇位。

在乾宁皇登基后,荣朝内乱依旧持续不断,越王同党犹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接连在各地掀起事端,齐恪清便带着还没马登高的齐恪明征战四方。

花了好些年功夫才安定下来。

当年的事情孰真孰假早已无从查证,无论乾宁皇得位是否正当,都改变不了这十多年里,大荣在他的治理下越来越好。

但相关谣言也确实成了乾宁皇的一块心病。

也成了旁人避之不及,相互攻讦的由头。

裴如昭抄袖往回走,准备去太子詹事府询问有关国子监的事,刚踏进门就跟一年轻的公子哥擦肩而过。

这公子哥进出詹事府还带了个漂亮的侍女。

裴如昭也没想多看,眼风扫过时,似在那侍女的后脖颈位置看到一块隐隐的白斑。

她也没在意,直到走出两步,低空掠过的燕子闯入眼帘,裴如昭骤然反应过来:“燕儿?”

刚进来没几步,又急匆匆冲出去,可詹事府外哪儿还有人影?

裴如昭神色焦急,正欲询问詹事府门前的护卫,送客的太子出来,打断了她的话头。

“裴士子?”太子神色又惊又喜,引着一众老家伙们给她往脸上贴金,“裴士子当真有才学,也有眼界,也不知日后裴士子要到何处任职,哪位大人能得这一员猛将。”

说得天花乱坠,哪怕自信如裴如昭都忍不住脚趾扣地觉得尴尬。

好不容易将这些大学士、大鸿儒都送走,裴如昭这才松一口气。

太子齐恪明很是惊喜:“你今日怎得到詹事府来了?我还以为你要在内阁再待些日子。”

裴如昭淡淡道:“内阁的事忙清了便来了,圣上允我在詹事府协助筹建国子监,半月之后再视情况定官职。”

齐恪明喜上眉梢,引着裴如昭往里走:“如今国子监机构已有雏形,选址、建造都在原有建筑上进行改造,皇兄广结天下好友,认识颇多有名望的学士儒生,听闻要重开国子监,建天下寒士之学,皆愿鼎力相助。”

进门之后,召集而来的詹事府官员皆埋头忙碌,各司其职,见太子来了,也只是离得最近的几个人抬首问候,便又自顾忙碌。

太子的詹事府从前就有,但一直都是乾宁皇的班底,隔三差五派些内阁六部大臣来督促太子政务。

今年,这是难得放手让太子自己选人了。

裴如昭知道自己在这批人里算是最特殊的一个,也不愿多添麻烦在别人的事情里指手画脚,只力所能及地做点她能做的事情。

詹事府这些人都很厉害,她不托大。

国子监这事虽然是太子的主意,但真正忙着的是大皇子。

好在大皇子与太子的关系不错,不然若是有人成心挑拨,怕是要横生事端。

裴如昭将燕儿的事情暂且放下,转头忙进詹事府的事务中去,直到下班,才准备问问齐恪明那人的身份。

方才因着太子打断,她错过了询问身份的机会。

“我刚来时,正好出门的那位少年郎是谁家的?”裴如昭不动声色问道,“以前在尚京城里没见过,你的新朋友?”

太子笑笑:“算不上朋友,他说自己是徐阁老家的远房亲戚,日后想在尚京读书考取功名,今日替他的徐阁老叔父送点东西给我。”

几乎就在下一刻,齐恪明像是突然意识到什么,神色整肃:“此人有问题。”

齐恪明甚至没有疑问而直接下了论断。

裴如昭眉头微蹙,不确定那个后颈有白色痕迹的侍女到底是不是宋道台所说的燕儿。

问道:“这位徐阁老家的远房亲戚祖籍何处?先前居住何处?”

齐恪明思索道:“徐阁老祖籍是奉越人,就是不知今日来的这位亲戚关系到底有多远。昭儿无须着急,若有蹊跷我现在便着暗卫调查。”

裴如昭未直言此人蹊跷在何处,齐恪明也不追问,只说尽力去帮。

关于在江右道贪赃枉法的宋道台,他下落不明的妻女成了他的临终遗愿。

裴如昭应了宋道台的嘱托,便要做到。